


本书以贾平凹小说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意蕴和审美风貌为中心,以其创作的传统性、现代性、民间性特征为切入点,将内容分析和形式研究相结合,围绕当代小说创作的美学、文化学、叙事学、文体学等相关理论问题,力图对贾平凹40多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与不足做一整体研判。贾平凹作为当代最具传统与民族美学风格的作家之一,研究其作品的意义在于:思考在现代化、世界化的进程中,传统与民间的审美精神和艺术形式有哪些值得继承和转化的元素?这些元素与现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语境是否能构成合榫的关系?传统的文化、审美精神、小说形式如何能同现代的思想、审美精神、小说形式的汲取相结合?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,对于当代作家理解传统与现代、民族与世界、精英与民间等的复杂关系,将文学的触角深入到丰富、细腻的民间的肌理,具有借鉴价值。
江河,男,1972年2月生,湖北安陆人。博士,现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,在《文艺报》《江汉论坛》《编辑之友》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