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立足于20世纪宏阔的历史现场,独创“主题串讲”与“名著对读”并行的双轨架构,直击高校新文科建设中“跨文化视野缺失”与“跨学科方法训练不足”的核心痛点,致力于培育具备批判性思维、实践创新能力与文明互鉴素养的复合型人才。
全书共十讲,每讲聚焦一个时代命题,精选20部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中外文学名著进行深度对读。引导读者循着“历史语境一文学现象一理论批判”的线索,培养融文本分析、理论思考与历史关怀于一体的批评能力,从而自主绘制世界文学的整体图景,深入剖析文学与现代性的复杂关系。
各讲均包含“专题导入”至“参考文献”六大板块,体例严谨,即学即用。本书既是文学课堂与教学研讨的实用范本,也为世界文学研究提供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论示范,更为探索中外文学的互文关系、助力重构文学史的全球叙事做出了富有启发的探索。
张晶,文学博士,跨文化传播学博士后,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、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、湖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,获聘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、武汉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、武汉大学青年讲师团教师团成员、武汉大学教学咨询师。